三 芝 區太 極 拳 協 會 沿 革 史
三芝鄉,一個純樸、自然、居民平均年齡較高的北海岸鄉村,由於這些區域特色,三芝成為非常適合推廣以調息吐納、以靜制動、自然為本的太極拳運動。在民國90年11月18日,台北縣太極拳協會三 芝分會、三芝鄉體育會太極拳委員會、武術委員會正式成立。至此,三芝鄉太極拳的發展邁入新的里程碑。但是在委員會成立之前,三芝太極拳運動已經推廣將近10年之久。民國82年初,經由淡水地區太極拳總教練蔡萬厚先生的建議與協助,並由白王秀與陳笑開始籌劃招募喜好太極拳的同好,也算是播下了第一顆在三芝鄉的太極拳種子。同年10月,在三芝一些熱心地方人士的支持下,找到了三芝國小操場為練習場所,三芝太極拳開始萌芽並逐步有了最初的雛形。然而,太極拳歷經千年的淬鍊,練習者想要在以虛御實的招是之間完全理解其背後所代表的精神與含義,並非一蹴可及,是需要毅力與長時間的努力,才能逐漸體會。也因此在國小場的初期,練習的拳友流動率很大,至民國84年初,練習的成員才漸漸穩定。
這數年,由於蔡總教練辛勤不倦的教學指導與熱忱,讓成員日益增多。其間,三芝國小進行擴建計畫,操場無法使用,練習場地改至圖書館前,同時新成員亦持續地加入,原有場地已不敷使用,因此,再度遷移至三芝國中運動場。這一再更改場地的過程,更代表著所有當時所有三芝太極拳友堅定練習的信念。而這群風雨無阻的拳友們,在蔡總教練的鼓勵之下,進而成立台北縣太極拳協會三芝分會與三芝鄉體育會太極拳委員會、武術委員會,讓推廣太極拳運動更為組織化、系統化。同時更能得到更多政府長官的支持,而白王秀則獲選為第一任三芝分會會長,並在94年連任。
91年7月2日,在李素珠教練與熱心拳友的努力下,成立三芝國小教練場。由李教練擔任場主任。而三芝分會的拳友們抱持著對太極拳的十足熱忱,同時在蔡萬厚總教練的帶領之下,持續推廣至石門及老梅地區。民國95年更成立了淺水灣教練場,由李孔昭拳友擔任場主任,在97年3月又成立了雙連安養院教練場,98年5月成立了台安教練場由江幸惠擔任場主任。同年11月18日由江俊二教練接任第三任會長,在其任內期間,為因應各項新的作業程序,於100年12月3日成立了新北市三芝太極拳協會,由江俊二教練當選為第一屆理事長,至此三芝太極拳正式邁入一個有組織作業及登記在案的社會團體。江俊二理事長功成身退後,103年由白秋貴教練當選第二屆理事長,在白理事長的領導下,各學員更加有活力及向心力,會務亦更加順暢。
這20多年期間,在三芝這人口不多的地方,因為所有人的努力,讓原本只有一個教練場增加至目前的四個教練場,而學員也不斷的進修相關課程進而取得教練證與裁判證,同時亦經常觀摩友會拳藝表演或錦標賽,藉由這些過程吸取更多的經驗,讓本會的運作更加成熟,有助於推廣太極拳運動,讓更多人得到健康與快樂。